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带上我们的年轮,再启程”材料学院LOGO设计全案征集大赛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03-10 作者:

材料学院各团支部:

为了进一步挖掘材料学院的文化传承底蕴,打造林业工程一流学科、一流学院的品牌效应,宣传和发掘学院

六代传承,五代同堂的历史沿革,营造喜迎建校70周年浓厚文化氛围;助推学院品牌建设,深化学院美育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爱院、荣院、兴院的热情,现面向我院全体学生及教职工,广泛征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LOGO设计全案。

一、主办及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承办组织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委员会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冰雪艺术协会


二、活动主题

带上我们的年轮,再启程LOGO设计全案征集大赛

三、参与人员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全体本科生、研究生、教职工均可报名参加。

四、赛程安排

20223月至4月中旬

起止时间

活动安排

311325

报名及初选作品

327

初选入围作品公示

32845

网上投票评选环节

410

最终获奖公示

五、设计要求

1.本次大赛以“带上我们的年轮,再启程”为主题,为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全新LOGO的徽标设计,支持以团队(5人以内)或个人形式参赛。

2.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全新LOGO需要包含图形,包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英文字样,设计内容要以“木材”或“年轮”为设计元素,同时需采用彩色设计,色彩明快,图案简洁,创意个性且新颖。

3.参赛作品需体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院风、“教科相长,立德树人”的院训、“立新、崇德、博学、笃行”的材料精神,彰显我院“六代传承、五代同堂”的历史沿革,以及其他彰显学院特色的内涵。

4.参赛作品尺寸为300mm×300mm,需保留300 dpi分辨率,保留可用于印刷的矢量文件,元素尽可能独立分层,以便后期编辑使用。

5.复选参赛作品为初选参赛作品的适当改进。

六、评选标准

1.品牌性:作品需充分贴合我院院训,有效展现我院的历史与标志性元素。

2.创意性:作品需具有新意与想象力,视觉效果突出,辨识度高。

3.应用性:作品需逻辑清晰,内涵丰富,延展性强,适合在各种场景下应用。

4.传播性:作品易于传播,能够引起学院师生的共鸣。

5.原创性:作品需为原创设计,不得存在抄袭行为。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全体本科生、研究生、教职工均可报名参加。

*此次大赛的各个奖项将由专业评委组成员共同选出

七、奖项设置

奖项名称

奖金数额

设置数目

一等奖

3000元(叁仟元)

2

二等奖

1000元(仟元)

3

三等奖

奖品+证书

5

最佳创意奖

纪念品+证书

1

最佳人气奖

纪念品+证书

1

最具技术奖

纪念品+证书

1

最具风格奖

纪念品+证书

1

设计新锐奖

纪念品+证书

1

注:所有奖项均颁发荣誉证书,团队获奖奖金将由团队负责人代为接收具体奖金如何分配由团队内部自行解决。(奖金为税前)。

八、提交报名

提交内容:学院标志设计图PNGJPG格式);设计原文件(PSD或AI格式);参赛报名表(附件1);参赛信息汇总表(附件2)。

文件按时间提交至邮箱:NEFUcltwws@163.com。邮件名及文件名署名为“LOGO征集+个人/团队+姓名(团队负责人姓名)”。

九、相关声明

1.如在大赛期间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可以发送相关问题于比赛钉钉群,并等待工作人员的回答。

2.参赛作品应系为本次赛事专属创作,需保证完整性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完全原创,无剽窃行为,无发表或出版等在先使用行为;不得侵犯第三方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等任何合法权益。若发生由此造成的任何纠纷,一切法律责任及造成的损失由设计人承担。

3.参赛作品一经采用,所有权、完全使用权、署名权、修改权、注册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及其他版权等归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所有。

4.设计人除在学术报告和学术研究中可以使用入围作品外,不得自行或允许他人使用入围设计作品。

5.全部奖金均为税前奖金,将由主办方代扣个人所得税。

6.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未尽事宜请与材料团委或冰雪艺术协会联系,电子邮箱:nefucltwws@163.com。


附件:

1.材料学院LOGO设计全案征集大赛参赛报名表

2.材料学院LOGO设计全案征集大赛参赛信息汇总表

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史

4.“年轮”释义(仅做设计参考)




共青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委员会

2022311日



附件1:

材料学院LOGO设计全案征集大赛参赛报名表

负责人姓名


专业


年级


班级


身份


参赛方式


学号


电话


微信


QQ


团队名


指导教师


队员姓名

学号

年级

专业班级

















设计说明

(不少于400字)

(注:教职工报名可不填写年级、班级、学号、如无队员也可不填写。)

附件2:

材料学院LOGO设计全案征集大赛参赛信息汇总表

姓名

年级

专业

班级

参赛方式

电话

团队名

备注

















































































注:团队参赛在此表格中仅统计负责人;

专业部分中仅填写标准的专业简称;

备注部分中填写“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师”。

附件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史

1.学院的历史沿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林业工程”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的主建学院,是国内木材和林产品加工领域综合实力最强的院系之一。学院的前身为1952年东北林学院成立时设立的森林工业系中的木材工业专业。1953年木材工业专业改为木材机械加工专业,1954年成立林工研究班,1957年成立木材加工工业系,1960年成立林产化学系,1964年两系合并成立木材利用系,1978年更名为林产工业系,1993年成立林产工业学院。结合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趋势,2001年学院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是国内最早设立“林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

2.学院的专业沿革与发展情况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始建于建校初期,原名木材机械加工专业,1990年更名为木材加工专业,1998年更名为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林产化工专业始建于1958年,1960年成立林产化学系,后与木材机械加工专业共同支撑成立木材利用系。1986年设立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1998年更名为艺术设计专业(室内与家具设计方向)。1987年设立制浆造纸工程专业,1998年国家专业调整时更名为轻化工程专业。2001年设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02年设立材料化学专业,2019年设立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截至目前,学院拥有7个本科专业,其中木材科学与工程为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林产化工为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和林产化工两个专业于2019年被批准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3.学院的学科建设情况

学院现拥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个、博士点学科方向4个、硕士点学科方向5个、专业学位领域硕士点3个。“林业工程”为“世界一流”建设学科,评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多次排名第一,隶属8个二级学科中4个在材料学院,分别是“木材科学与技术”和“林产化学加工工程”两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生物材料工程”省级重点学科,“生物质复合材料”学科。学院也拥有以林产品设计与工程为特色的“设计学”国家一级学科。学院还拥有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类别中“林业工程”和“轻工技术与工程”2个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艺术设计学位类别中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建立了以林业工程为优势,“木材科学与技术”和“林产化学加工工程”为特色的优势学科群,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贯通培养新格局。

4.学院的师资队伍情况

学院现有教职工120人,其中教授47人,副教授34人;博士生导师45人,硕士生导师7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其中双聘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含海外)获得者4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人、中国科协托举人才3人、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龙江学者”8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9人、国家林草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和青年拔尖人才2人。“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团队”入选黑龙江省头雁团队、“木材科学与技术”与“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入选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林业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国家林草局林草科技创新团队。

5.学院的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根本任务。在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引领下,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以强林兴林为己任,与时俱进,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以平台建设为载体,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能力和水平。以改革促发展、以质量求生存,激发办学活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林产工业高级专门人才。建校70年来,学院已毕业学生30000余人,现有在校本科生1635人,硕士研究生602人,博士研究生207人,在站博士后28人。

6.学院的科学研究

遵循“四个面向”科研方向指引,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学科前沿,促进跨学科、多领域的交叉融合,以木质材料仿生与智能响应、生物质材料改良与高效利用、林业生物质高效转化等为优势与特色,多学科研究方向协同发展,提高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水平,推进产业升级,保障木材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和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达成。2016年以来学院共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级推广等项目共102项;承担横向课题127项,科研项目总经费达1.5亿元。科技成果转让22项,转让金额1300余万元。共出版各类著作38部,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6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87件。

7.学院的党建和学生工作

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健康稳定发展。坚持弘扬新时代教师道德风尚,打造出了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队伍;树立“大人才观”的人才队伍建设理念,坚持引、育、稳三步走,打出了党委、支部、党员共同发力的组合拳;坚持抓基层强基础,以“党建+教学科研”服务生态文明为特色,《光明日报》以《带着情感务党建、心怀大爱育人才》为题、黑龙江省委权威期刊《奋斗》以《努力打造研学一流的“生态”党支部》为题,先后进行了重点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学院在学生工作中,坚持德育为先,制订实施《林业工程一流学科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打造出了具有材料思政品牌特色的“一流人才成长培养体系”。培养了出一批以国家“海外高层次专家”王洪学、全军气象水文大比武冠军学生王超、扎根基层献身林草事业的扶贫先进工作者蒲华林等为代表的爱党爱国爱行业、独立博学敢担当的一流人才,教育部网站《一线采风》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

8.学院的特色文化

学院在近70年的办学过程中,秉承“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院风,在李坚院士“教科相长,立德树人”的院训指引下,进一步凝练出了“立新、崇德、博学、笃行”的材料精神。从学科缔造者葛明裕、朱政贤先生开始,学院教师队伍特别重视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了材料人“六代传承、五代同堂”的奋斗力量,构建了东林“林工人”精神谱系。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感召下,一批海内外优秀学子扎根东林,已成长为学科中坚力量;大批校友主动捐资助学回馈母校,设立“年轮校友基金”“桃李不言助学金”等10多个资助项目;学院教师在这样浓郁的爱国氛围和和谐环境中,献身林业教育事业,多人获得黑龙江省“道德模范”“最美教师”“教师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9.学院的获奖情况

学院全体师生在新时代新思想指引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多项傲人成绩。学院以李坚院士为主要负责人的生物质材料研究创新团队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林木资源高效利用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木材科学与技术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院团委多次获评“五四红旗团委”,林化学生团支部获评“全国活力团支部”,培养的优秀学子先后获得“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林科十佳大学生”称号及“梁希优秀学子奖”等。在教学及科研领域,近年来获得国家、部、省、地市级奖励20余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7项、技术发明一等奖3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

10.学院的未来规划与发展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为统领和抓手,努力推进“三全育人”实践,为产业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四有”好老师培养,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高地;坚持“四个面向”,推进“顶天立地”的科学研究,在特色方向引领基础前沿,在关键技术方面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矢志建成以林业工程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综合实力国内同类院系领先,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学院。

上一条:喜迎建校70周年 | 木材加工专业1996届校友杨兆金即将做客第79期《东林校友讲坛》

下一条:材料学院召开2021级线上期末年级大会